| 目前,自动洗片机已得到广泛应用,成为暗室处理的一项新技术。要想获得影像清晰、质量稳定的X线胶片,除套液、曝光条件外,还与洗片机质量及胶片性能等有极大关系。X380-C型自动洗片机为深槽U型辊轴式输片结构,冲洗全过程为180秒。胶片通过显影、定影、清水三槽时间各为45秒。各槽容量约为2.5加仑。显定影补充方式为自动。干燥过程为45秒。温度0~100℃之间可调。   冲片时间和套液确定后,显影液的温度变化直接影响胶片显影密度。温度增高时,显影液的氧化速度加快,使用寿命随之缩短。如温度过低,显影密度达不到要求。因此,选择显影温度必须考虑周全。试验用柯达胶片,常规胸部投照条件对铝梯作曝光后,分别在28~35℃显影温度的药液中冲洗,测定Dmax及12mm、48mm铝级密度,试验情况见表1。 表1 药液温度(℃)与胶片获得密度 
 
| 温度 | 28 | 29 | 30 | 31 | 32 | 33 | 34 | 35 |  
| Dmax | 2.2 | 2.4 | 2.6 | 2.7 | 2.7 | 2.8 | 2.8 | 2.9 |  
| 12mm | 0.9 | 1.0 | 1.15 | 1.25 | 1.4 | 1.5 | 1.7 | 1.9 |  
| 48mm | 0.18 | 0.20 | 0.22 | 0.22 | 0.24 | 0.27 | 0.29 | 0.31 |    从表1可以看出,胶片密度随显影温度增高而直线上升,灰雾在28~31℃之间变化不大,但在32℃以上明显上升,说明显影温度以30~31℃为佳。    自动洗片机由于时间固定,如忽视定影效果的测定,将会产生定影不够,造成胶片发粘、发黄,失去胶片保存价值。柯达胶片在28~35℃定影液中的测定见表2。 表2 不同温度(℃)与胶片定透时间(s) 
 
| 温度 | 28 | 29 | 30 | 31 | 32 | 33 | 34 | 35 |  
| 时间 | 16.5 | 15 | 14 | 13 | 12.5 | 12 | 11 | 10 |    从表2可看出,定影温度越高,定透时间越短,28℃与35℃定透时间相差1.6倍,按定影要求是定透时间的2倍,那么28℃时需33秒,35℃时需20秒。我院使用的洗片机定影过程约45秒。当显影温度及定影温度均为31℃时,完全符合定影要求。  3、烘干温度及投照条件   洗片机烘干温度选择,主要取决于胶片干燥性能、冲洗时间长短,同时受定影液疲劳度及水洗程度的影响。柯达胶片由于片基及药膜层较薄,一般在55℃就能干燥。  由于洗片机冲洗时间及温度是恒定的,所以对投照条件要求比较严格,必须按X线机的具体情况制定投照表。另外,随着冲片数量的增加,显影液逐渐老化,要获得相同密度及对比度的影像,在不改变冲片时间的情况下,可适当增加电压使胶片基本保持密度不变。我体会,一般在冲洗后期增加2~3kV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。 4、 洗片机使用注意事项及日常维护   ①每天在洗片前,检查洗片机运行情况,发现异常及时排除后方可使用。初次开机时,应先将清洁的废片送入数张,作清洁传送部分用,以防药液结晶沾污胶片。   ②冲片过程中随时检查机器的运转情况,注意出片情况,如发现卡片或轧片及时处理,防止更多胶片卡在机内,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。   ③每天使用结束时,应将输片架取下,把输片轮上的粘液及其污物清洗干净,同时需检查各胶棍间的弹簧是否有松开、脱落现象。   ④经常检查显定影液的补液情况。因补液泵往往阀芯漏气,皮老虎破裂或管道堵塞而造成不补液,造成液面下降,出现胶片密度不够,定影不透,影响胶片的质量,所以要及时清洗阀芯及管道。   ⑤更换药液时,一定要认真仔细,防止显定影液相互混入。应先换定影,后换显影。机内无药液时,严禁开机,否则要损坏磁性泵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