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1.缺陷评定的原则 
   ⑴ 超过评定线的缺陷信号应注意其是否具有裂纹等危害性缺陷特征,如有怀疑应改变探伤仪 探头角度,增加探伤面,观察动态波形,结合工艺特征做出判定或辅以其它检验方法做出综合判定。 
  ⑵ 最大反射波幅超过定量线的缺陷应测定其长度,其值小于10mm时,按5mm计。相邻两缺陷各向间距小于8mm时,两缺陷指示长度之和作为单个缺陷的指示长度。 
  2.焊缝检验结果的等级评定 
  ⑴ 最大反射波幅位于Ⅱ区的缺陷,根据缺陷的指示长度规定予以评级。 
  ⑵ 最大反射波幅不超过评定线的缺陷,均评为Ⅰ级。 
  ⑶ 最大反射波幅超过评定线的缺陷,检验者判定为裂纹等危害性缺陷时,无论其波幅和尺寸如何,均评为Ⅳ级。 
  ⑷ 反射波幅位于Ⅰ区的非裂纹性缺陷,均评为Ⅰ级。 
  ⑸ 反射波幅超过判废线进入Ⅲ区的缺陷,无论其指示长度如何,均评定为Ⅳ级。 
  根据评定结果,对照产品验收标准,对产品作出合格与否的结论。不合格缺陷应予返修,返修区域修补后,返修部位及补焊时受影响的区域,应按原超声波探伤仪 探伤条件进行复验。复验部位的缺陷亦应按上述方法及等级标准评定。 
  缺陷的等级分类: 
  检验等级            A 8~5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B 8~30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C 8~300 
  板厚(mm) 
  评定等级 
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Ⅰ 最小12 ; 
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Ⅱ δ;最小12 
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Ⅲ <δ;最小20 
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Ⅳ 超过Ⅲ级者    |